低壓電纜作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工廠以及基礎設施等領域,承擔著輸送和分配電能的重要任務。而低壓電纜接地電阻則是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參數之一。接地電阻的大小直接關系到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等故障時,合適的接地電阻能夠使故障電流順利導入大地,從而避免因電氣設備外殼帶電而引發的觸電事故,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對電氣設備和線路的損害程度。
接地電阻是指電流由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再經大地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對于低壓電纜而言,其接地電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土壤的性質,不同類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電阻率,如砂質土壤的電阻率較高,而黏土和潮濕土壤的電阻率相對較低。土壤的濕度也會顯著影響接地電阻,濕度越大,土壤中的離子濃度越高,導電性越好,接地電阻也就越小。季節變化會導致土壤濕度改變,進而使接地電阻發生波動,在干燥的季節,接地電阻可能會明顯增大。
電纜的敷設方式也對接地電阻有影響。直埋電纜的接地效果與電纜周圍土壤的接觸情況密切相關,如果電纜周圍的土壤夯實程度不夠,會增加接地電阻。而采用電纜溝敷設時,電纜溝內的環境狀況,如是否有積水、雜物等,也會對接地電阻產生影響。接地極的材料和規格同樣不可忽視。常見的接地極材料有銅、鋼等,不同材料的導電性不同,銅的導電性優于鋼,但成本也相對較高。接地極的尺寸越大,與土壤的接觸面積越大,接地電阻就越小。
準確測量低壓電纜接地電阻至關重要。目前常用的測量方法有電位差計法、電橋法和接地電阻測量儀法等。電位差計法測量精度較高,但操作較為復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電橋法適用于測量較小的接地電阻,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而接地電阻測量儀法操作簡單、方便攜帶,是現場測量接地電阻最常用的方法。在測量時,要確保測量儀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為了降低低壓電纜接地電阻,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對于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區,可以采用換土法,將高電阻率的土壤換成低電阻率的土壤,如黏土、黑土等。也可以使用化學降阻劑,降阻劑能夠改善土壤的導電性能,降低接地電阻。增加接地極的數量和長度也是常用的方法,通過增加接地極與土壤的接觸面積,使故障電流更易于擴散,從而降低接地電阻。
在日常運行中,要加強對低壓電纜接地電阻的監測和維護。定期對接地電阻進行測量,建立完善的監測檔案,及時掌握接地電阻的變化情況。如果發現接地電阻異常增大,要及時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要對接地裝置進行檢查,查看接地極是否有腐蝕、損壞等情況,確保接地裝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低壓電纜接地電阻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深入了解影響接地電阻的各種因素,采用科學合理的測量方法和有效的降阻措施,并加強日常的監測和維護工作,以確保低壓電纜接地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和人員設備的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