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壓電纜脫氣工藝規程是確保電纜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它旨在去除電纜內部的氣體,防止氣體積聚導致電纜故障,提高電纜的絕緣性能和使用壽命。本規程詳細規定了中低壓電纜脫氣的操作步驟、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質量控制要求,以確保脫氣過程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一、脫氣前的準備工作
1. 檢查電纜線路:對需要脫氣的中低壓電纜進行全面檢查,包括電纜的外觀、接頭、終端等部位,確保電纜無明顯損傷和缺陷。檢查電纜的絕緣電阻和耐壓性能,確保電纜符合脫氣要求。
2. 準備脫氣設備:根據電纜的規格和長度,選擇合適的脫氣設備,如真空脫氣機、干燥箱等。確保脫氣設備的性能良好,能夠滿足脫氣工藝的要求。
3. 清理電纜通道:清理電纜通道內的雜物和積水,確保電纜通道暢通無阻。對電纜通道進行密封處理,防止外界空氣進入電纜通道。
4. 準備防護用品:穿戴好防護用品,如絕緣手套、絕緣鞋、護目鏡等,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二、脫氣操作步驟
1. 連接脫氣設備:將脫氣設備與電纜連接,確保連接牢固可靠。連接好脫氣設備的電源和氣源,確保脫氣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2. 抽真空:啟動脫氣設備,開始抽真空。抽真空的過程中,應逐漸降低真空度,避免過快降低真空度導致電纜內部壓力驟降,引起電纜絕緣損傷。抽真空的時間應根據電纜的長度和規格而定,一般為 2-4 小時。
3. 加熱干燥:在抽真空的對電纜進行加熱干燥。加熱干燥的溫度應根據電纜的絕緣材料而定,一般為 80-100°C。加熱干燥的時間應根據電纜的長度和規格而定,一般為 4-6 小時。
4. 充氣保護:在加熱干燥結束后,停止加熱,開始充氣保護。充氣的氣體應采用干燥、純凈的氮氣或干燥空氣,充氣壓力應根據電纜的規格和運行要求而定,一般為 0.1-0.2MPa。充氣保護的時間應根據電纜的長度和規格而定,一般為 2-4 小時。
5. 拆除脫氣設備:在充氣保護結束后,關閉脫氣設備的電源和氣源,拆除脫氣設備與電纜的連接。拆除脫氣設備時,應注意避免電纜受到外力損傷。
三、安全注意事項
1. 操作人員應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脫氣設備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2. 在脫氣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得隨意更改操作步驟和參數。
3. 抽真空和加熱干燥過程中,應密切關注電纜的溫度和壓力變化,避免出現異常情況。
4. 充氣保護過程中,應確保充氣氣體的干燥和純凈,避免氣體中含有水分和雜質,影響電纜的絕緣性能。
5. 在脫氣過程中,應設置專人負責監護,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
6. 脫氣設備應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的性能良好,能夠滿足脫氣工藝的要求。
四、質量控制要求
1. 脫氣后的電纜應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和耐壓測試,確保電纜的絕緣性能符合要求。
2. 脫氣后的電纜應進行外觀檢查,確保電纜無明顯損傷和缺陷。
3. 脫氣過程中應記錄相關的數據,如抽真空時間、加熱干燥時間、充氣壓力等,以備日后查閱。
4. 對脫氣設備應進行定期校準和維護,確保設備的測量精度和可靠性。
中低壓電纜脫氣工藝規程是確保電纜安全運行的重要依據。在實際操作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安全管理,確保脫氣過程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應加強質量控制,確保脫氣后的電纜符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