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低壓電纜在光伏發電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承擔著傳輸電力的關鍵任務。電纜著火事故時有發生,這不僅會對光伏發電設施造成嚴重破壞,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影響整個光伏電站的穩定運行和周邊環境安全。深入探究光伏低壓電纜著火的原因,對于預防此類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從電纜自身質量角度來看,不合格的電纜是引發著火的潛在因素之一。一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使用劣質的絕緣材料。這些材料的絕緣性能差,容易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出現老化、破損現象,導致電纜內部的導體直接暴露或相間絕緣距離減小,進而引發短路,產生大量熱量,最終導致電纜著火。而且,電纜的導體截面積如果不符合設計要求,在通過額定電流時就會產生較大的電阻,根據焦耳定律,電阻越大,在相同電流下產生的熱量就越多,長時間的發熱積累就可能引發火災。
安裝施工不規范也是造成光伏低壓電纜著火的重要原因。在電纜敷設過程中,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間距進行排列,電纜過于密集,會影響其散熱性能。電纜運行時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出去,溫度就會不斷升高,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引燃電纜的絕緣層。電纜的接頭處理不當同樣存在巨大隱患。接頭處如果連接不牢固,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在通電時接頭部位會產生過熱現象。而且,接頭處的密封不好,容易受潮,使絕緣性能下降,也會增加短路的風險。例如,在一些光伏電站的建設中,施工人員為了趕工期,對接頭的處理敷衍了事,沒有進行嚴格的測試和檢查,這就為日后電纜著火埋下了伏筆。
運行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光伏電站通常建在戶外,電纜長期暴露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高溫天氣會使電纜的絕緣材料加速老化,降低其絕緣性能。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也會對電纜的外護套造成損害,使其變得脆弱易裂。潮濕的環境會使電纜受潮,特別是在一些沿海地區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電纜溝內容易積水,導致電纜絕緣性能下降,引發漏電和短路事故。還有,一些小動物如老鼠等可能會啃咬電纜,破壞其絕緣層,從而引發安全事故。
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同樣會增加電纜著火的概率。缺乏定期的巡檢和維護,不能及時發現電纜存在的問題,如絕緣老化、接頭松動等。而且,對電纜的運行參數監測不及時、不準確,無法及時掌握電纜的運行狀態。一旦電纜出現異常情況,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就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光伏低壓電纜著火是由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有效預防電纜著火事故,需要從電纜的生產、安裝、運行環境以及維護管理等多個方面入手,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確保電纜的安全運行,保障光伏電站的穩定發電和周邊環境的安全。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