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電纜在電力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傳輸作用,一旦出現故障,會給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準確查找低壓電纜故障,迅速恢復供電,是保障電力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
低壓電纜故障的原因多種多樣。外力破壞是常見因素之一,比如施工過程中的挖掘、機械碰撞等,可能直接損傷電纜外皮,進而影響電纜絕緣性能,引發故障。長期的自然環境侵蝕也不容忽視,像潮濕的土壤、高溫天氣等,會加速電纜老化,降低其絕緣電阻,增加故障發生的概率。電纜自身質量問題,如絕緣材料不合格、導體材質不佳等,在運行過程中也可能逐漸暴露出隱患,最終導致故障。
故障查找方法有多種。首先是直觀檢查法,通過直接觀察電纜外觀,查看是否有明顯的破損、燒焦痕跡等。例如,若發現電纜外皮有破裂口,可能是外力破壞導致絕緣受損;若有燒焦現象,很可能是電纜過載引發過熱。搖表測量法也是常用手段,使用絕緣電阻表測量電纜各相之間及各相對地的絕緣電阻。若絕緣電阻值過低,說明電纜絕緣性能下降,存在故障隱患。電橋法可精確測量電纜導體的電阻,當電阻值出現異常變化時,能判斷導體是否存在短路或斷路等情況。
分段檢測是查找故障的重要步驟。根據電纜的敷設路徑和長度,將其分成若干段。采用絕緣電阻測試等方法對每一段進行檢測,逐步縮小故障范圍。比如,若已知電纜在某一區域出現故障,可將該區域進一步細分,依次檢測各小段,直到確定具體故障點所在位置。感應法在查找電纜故障時也有獨特優勢,利用音頻信號發生器向電纜施加音頻信號,通過接收線圈在地面或電纜外皮上感應信號,當信號出現異常時,判斷故障點位置。對于一些難以用常規方法查找的隱蔽故障,還可借助電纜故障測試儀進行檢測。該儀器能發射特定的脈沖信號,通過分析反射信號來確定故障點的距離和性質,大大提高故障查找的準確性和效率。
一旦確定故障點,要及時進行修復。對于電纜外皮破損,可根據破損程度進行修復或更換外皮。若絕緣受損,需更換受損的絕緣部分,確保絕緣性能恢復良好。對于導體故障,如短路或斷路,要準確找到故障部位,進行相應的連接或更換。在修復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操作,確保修復質量。修復完成后,需再次進行各項測試,驗證電纜性能是否恢復正常,只有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才能重新投入運行。
預防低壓電纜故障同樣重要。加強電纜運行維護管理,定期對電纜進行巡查,檢查電纜外觀、溫度等情況,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處理。做好電纜標識和防護工作,明確電纜走向和位置,避免外力破壞。合理規劃電纜敷設路徑,避開易受外力影響的區域。選用質量可靠的電纜產品,從源頭上降低故障發生的可能性。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對電纜保護的意識,減少因施工不當引發的故障。
低壓電纜故障查找是一項復雜而嚴謹的工作,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技術手段。準確快速地找出故障點并及時修復,以及做好預防措施,才能確保低壓電纜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電力供應的可靠性。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