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電纜分支箱作為配電網中重要的電氣設備,主要用于電纜的分支和轉接,在城市配電網中廣泛應用。而接地網對于低壓電纜分支箱的安全穩定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接地網是由埋在地下的接地極和連接這些接地極的導體所組成的網絡,它能夠為故障電流提供一個低阻抗的通路,將電流引入大地,從而保障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從功能原理角度來看,當低壓電纜分支箱發生接地故障時,接地網的作用就凸顯出來。正常情況下,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是不帶電的,但一旦發生絕緣損壞等故障,外殼就可能帶電。如果沒有良好的接地網,人員接觸到帶電外殼就會發生觸電事故。而接地網通過將故障電流迅速引入大地,降低了設備外殼的電位,使得人體接觸時所承受的電壓在安全范圍內。接地網還能在雷擊等過電壓情況下,將雷電電流泄入大地,保護設備免受損壞。其原理基于歐姆定律,接地電阻越小,在相同故障電流下,設備外殼的電位就越低,安全性也就越高。
在設計低壓電纜分支箱接地網時,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土壤電阻率,不同地區的土壤電阻率差異很大,它直接影響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在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區,如山區、沙地等,為了達到規定的接地電阻值,就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增加接地極的數量、長度或采用降阻劑等。其次是接地極的材質和形狀。常見的接地極材質有鍍鋅鋼、銅等,不同材質的導電性能和耐腐蝕性能不同。鍍鋅鋼價格相對較低,但耐腐蝕性能較差;銅的導電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都很好,但成本較高。接地極的形狀也有多種,如垂直打入地下的棒狀接地極、水平鋪設的帶狀接地極等,不同形狀的接地極適用于不同的場地條件和接地要求。
施工過程對于接地網的質量至關重要。在接地極的安裝過程中,要確保接地極與土壤有良好的接觸。垂直接地極的間距應不小于其長度的兩倍,以避免相互屏蔽影響接地效果。水平接地極應埋設在凍土層以下,一般深度不小于0.6米。連接接地極的導體應采用焊接或壓接等可靠的連接方式,以保證電氣連接的可靠性。在焊接時,要注意焊接質量,避免出現虛焊、夾渣等問題。施工完成后要進行接地電阻測試,只有接地電阻值符合設計要求,才能保證接地網的有效性。
日常的維護和檢測是保障接地網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定期對接地網進行巡視,檢查接地極是否有腐蝕、斷裂等情況,導體連接是否松動。對接地電阻進行定期檢測,當接地電阻值超過規定范圍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可以采用更換接地極、添加降阻劑等方法來降低接地電阻。還應建立完善的維護檔案,記錄接地網的安裝、檢測和維護情況,以便對其運行狀態進行跟蹤和分析。
低壓電纜分支箱接地網看似是一個小系統,但它關系到整個配電網的安全運行和人員生命安全。只有從設計、施工到維護檢測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才能確保接地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低壓電纜分支箱的可靠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接地網的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和可靠性,以適應日益發展的電力需求。

.jpg)
.jpg)

